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有以下特点: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手段、方法越来越倾向于暴力化、多样化。二是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低龄化趋势,被告人以初中生为主。三是校园欺凌时有发生,甚至个别人通过网络传播对受害学生带来二次伤害。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后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机制。建议对实施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强制心理干预、矫治。
二、积极发挥工读教育的作用。建议将工读教育的标准、权限、教育年限进一步明确化、透明化,实施程序进一步完善。同时,建议理顺工读学校管理机制,提高工读学校教育水平,使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完善涉案未成年人社会化帮扶。依托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检察机关、关工委、教育行政部门等机构开展帮扶和家庭教育指导等。
四、净化文化、娱乐场所环境。相关部门加强协作,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经营性娱乐场所,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必须在监护人陪同下入住酒店,严厉查处未按规定实名登记等行为;加大对印制、销售非法出版物,传播违禁内容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五、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建立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增强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树立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