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但我国实体经济目前存在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缺乏更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民族企业,战略引领性的创新集群偏少,与虚拟经济互动不畅等现象。
建议
一是以“新”促“高”,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既要抢占新蓝海产业制高点,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生物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又要攀升传统产业制高点,引导企业创新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延伸服务链条,提升产业链水平。二是强“芯”补“核”,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要摆脱对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的外部依赖,构建涵盖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的国内价值链,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要掌握产业发展话语权,提升国际优质要素资源集聚配置能力,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全球性创新平台,培育原创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三是扶“优”塑“品”,培植产业发展排头兵。扶“优”,即扶持优秀的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建立重点企业库,提供精准服务、改善营商环境;塑“品”,即塑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品牌,强化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中国制造”品牌推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形成。